希特勒纳粹集团为什么要屠杀600万犹太人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民族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导致犹太人四处迁徙,散居世界各地。
犹太人在没有国家丧失土地的背景下,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犹太人“世界最精明的生意人”的美誉。可悲的是,其实一切都是被逼出来的。
犹太人经商盛起,而在中世纪的西欧,商业是人们鄙视的行业,所以犹太人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让犹太人成为以德国资产阶级为首的利益集团的眼中钉。
(二)宗教情结
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基督教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视犹太人。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并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利用的社会政治的潜在力量。
在欧洲,尤以德国的反犹情绪最为严重。在普遍信仰基督耶稣、反犹的大环境下,德国统治者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欧洲各君主国反对犹太教的任务。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普遍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在德国从中世纪一直“遗传”到现代。
(三)战争财富的需要
一战后,德国成为战败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受到严重打击,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于是,希特勒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为了满足建立一个德意志帝国计划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希特勒纳粹集团于是将罪恶之手伸向了富有的犹太人。战争是最大的烧钱机器,而偏偏犹太人的资本家们在整个欧洲都是财富和富有的象征。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犹太民族是最劣等民族。在希特勒的蛊惑下,德国宣传机器的运转下,德国人反犹太人的情绪空前的高涨。德国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正因为如此,希特勒一上台,便顺利推行了一整套疯狂的反犹灭犹政策,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屠杀另个民族的罕见浩劫。
(四)希特勒个人情结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
希特勒从小就是个天主教教徒,也曾经在修道院里学习2年,甚至有段时间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位牧师。对犹太人的厌恶,从小埋在骨子里。
1905年,才16岁的希特勒就开始热衷于政治,他对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境内的所有非日耳曼民族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憎恨,对于凡是日耳曼民族的一切,都有着同样强烈的热爱,成为了一个死不悔改的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1913年,希特勒迁居德国慕尼黑,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
掌权后希特勒积极宣扬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太主义,改组并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试图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力主扩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并重新武装德国。
综合以上四点,便有了犹太人的悲剧和历史的悲哀。整个二战期间,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希特勒是罪魁祸首。希特勒对犹太人特有的种族仇恨和政治嫉恨,是政治狂人病态心理的一种特殊反映。而导致希特勒严重病态心理的“菌种”就是来自战争、历史顽疾、宗教情结和他的个人情结,恰好又得到了当时德国社会环境的孕育。确切地说,希特勒的严重病态心理与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疯狂病态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指出的,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是“德国虚伪的政治家为其侵略战争对民众进行系统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结果”。
战争总是伴随着悲剧,但愿世界多点和平吧,让所有民族平等和睦地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地球村,处处盛开鲜花,人人脸上扬溢着幸福的微笑。
好啦,文章到这里就先结束了。感谢朋友们的观看。欢迎朋友们观看乾坤雨谦的其它文章及故事;欢迎朋友们关注留言。
备注:1、图片来自于网络,有侵立删。2、文章素材参考了《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