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规模监控
位于中国西藏的摄像头监控区域
具体的技术方面,主要由四方面组成:
前所未有地大规模收集个人数据。
通过科技和人力实行近乎全面监控。
通过人力物力实现近乎数字极权主义。
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军事化协调运作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
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精密、完备的国家数据库,使安保力量能够实时或近乎实时地对在中国的每一个人进行跟踪、分析和必要的控制。从面部识别、DNA采样、生物识别、GPS、电脑软件、手机应用程序、无人机以及大量部署的高分辨率闭路电视摄像头等收集的大量数据。[22]
实名制
编辑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手机实名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实名制、中国大陆火车票实名制和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中国政府部门2010年起推行手机实名制以加强控制,强迫手机用户必须录入身份证件才可使用通讯服务[23]。往后当局继续扩大实名认证制度的范围,以习近平上台后,2013年将“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推动实名登记,新增“国家安全体系”[24],不断收紧社会空间,[25] 压缩普罗大众的言论空间并加强对异议人士的监控[26],坚持党国强势介入[27],建立一个完全只有中国大陆市场可以使用的系统,如购买火车票等只能凭身分证件。不论在跨区交通、购物消费等方面,很多都只能使用绑定实名认证的中国手机号码才能获取移动支付系统、电子系统的服务,而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等也要实名认证的中国手机号码才可以。[28]2017年完成的网络安全法也加强了在网站和社交媒体实行实名登记的规定,对向未提供实名信息的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运营商加以惩罚[29]。2023年8月1日实施《互联网用户帐号信息管理规定》,同样要求用户应实名注册外,也要求网路资讯服务提供者须核实用户的资讯,并指出实名制是基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全面推行实名制的数据搜集设备,可不需获得使用者授权便即时“自动”搜集整合的资料,推送予警政监控系统[30];公安和国安等人员可以直接透过身份登记资料,更容易地监控使用手机上网的上访者等,定位上访、宗教、异议人士等社会群体,或其重点单位机关等的岗位人员[注 1][31],并加以控制,导致侵蚀公民个人隐私。[24][26][32][33]
人脸识别
编辑
透过人脸识别的监控技术,搭配儿时旧照,便能成功辨识并进行追踪,且可显示其手机及个人讯息,最终锁定目标对象,以便逮捕犯罪。其中,以人脸识别技术闻名的依图科技、商汤科技分别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2018年公布的有工业界黄金标准之称的全球人脸识别算法测试(FRVT)结果中,排名前四。[34]
手机应用程式
编辑
新疆净网卫士
编辑
主条目:净网卫士
净网卫士为中国政府主要在新疆地区所推行的一个手机应用程式,能够阻挡恶意网站、色情、暴力、宣扬恐怖主义的讯息,同样,在安装该软件后不仅能透过应用程式的安装封锁特定网站及禁止民众在手机上下载特定软体,中国警方也有能力透过这个软体得知使用者手机中的所有消息,必要时要求使用者删除手机内的有害讯息。
2017年7月起,中国政府出于在新疆地区反恐,维稳的需要,要求新疆民众必须在安卓系统手机上安装净网卫士,用以监控及要求删除手机上的有害讯息,若被查获未安装程式、未删除有害讯息,则将被追究责任。[35]
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搭配APP
编辑
主条目: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
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为中国政府于新疆地区实施的监控系统,以手机APP(简称“作战APP”)连动平台,使监控范围更深入至社会角落。作战APP的主要功能分为:个人资讯搜集、监测住民通讯使用情形、可疑活动通报、针对目标发动搜查。[36]
国家反诈中心APP
编辑
主条目:国家反诈中心
“国家反诈中心”是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开发的手机软件[37],有部分地区(如广东省深圳市)实行强制市民安装,并且有侵犯民众隐私权之嫌,引发批评。[38]
健康码
编辑
主条目:健康码
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推行的“健康码”应用程序是在中国大陆全境内强制性使用的电子通行证。一些媒体和研究者指出,它与警察共享用户资料,能够监视位置以及健康状况,会把用户个资、位置和识别码发给伺服器[39]。一些地区还有意尝试集成更多个人健康资料,以构筑整体的健康评分体系,与不同的市民、社区和企业进行对比和排名[40],被批评作社会信用分体系的先行试验[41][42]。研究者和活动人士指责这些措施过度侵犯隐私,忧心它在疫情结束后可能会长期存在,作为政府大规模监控系统的一部分[39],甚至认为它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监控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之一”[43][44]。在为期数年的疫情之间,这一应用程序被极个别地区的政府非法滥用为维稳手段,以限制人权律师或维权者等特定人士出行,例如2022年河南银行存款失窃案受害者[45]和烂尾建筑业主[46]。此外,一些地区[哪个/哪些?]的健康码还传出大规模数据泄漏的问题,使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和相片被公开售卖[47]。
植入式间谍软件
编辑
参见:美亚柏科
此段落需要更新。 (2022年10月7日)请更新本文以反映近况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后请移除本模板。
早至2017年,就有许多[多少?]居民在社交媒体上报告其智能手机被警察强行植入名为“MFSocket”的不明应用程序,往往是被交警或民警在街头例行盘查时,或是在警察局中[48][49]。这些报告多数在新疆地区,但也见于北京等其它地区[48]。根据网路安全专家对其样本的分析,这是一款功能全面的手机间谍软件,能访问Root权限,提取日历事件、短讯内容、联系人、通话记录、图像和音频等一系列数据文件的,还能获取GPS定位及静默安装其它应用程序[48]。研发这款软体的福建厦门公司美亚柏科与政府关联密切[49],曾推出一系列提取手机内部资料的数位鉴识产品。[50]
除常在街头植入的针对境内居民的“MFSocket”外,一些访问新疆的记者以及自临近中亚国家陆地入境的游客、商人和普通访客报告其手机被当局强行安装名为“蜂采”(BXAQ)的应用程序。这个程序能从手机中提取包含短信息和联系人在内的资料,通过GPS追踪活动轨迹,且能扫描手机内部存储,以与程序内置的73,000条图像、音视频或文档文件列表比对。文件列表中既包含与圣战组织伊斯兰国相关的歌曲和处决图像,也包含阿拉伯语词典的扫描档、朗诵古兰经经文的视频、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十四世达赖喇嘛的照片等其它内容,甚至一首日本重金属乐队Unholy Grave(英语:Unholy Grave)的歌曲也被列入。[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