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以色列的民族构成
正统犹太人
由于犹太人的定义包含范围广阔以及经历了两千年的逃亡,现今犹太人的人种已经非常混杂。以色列的犹太人来自100多个国家,说80多种语言,皮肤更是白、棕、黄、黑都有,所以犹太人是最不好辨认的民族。他们跟基督徒一样,不能通过外表来辨认。但是这些犹太人可以用三大类别来区分:德系犹太人、西班牙系犹太人和中东犹太人。
犹太人中最容易通过外表被辨别出来的是正统犹太教徒,也就是俗称的“黑帽”。正统犹太男人穿黑衣戴黑帽、留大胡子,女人包着头巾或带假发,着长衣长裙,在街头人群中非常显著。正统犹太教徒在衣着、饮食、婚姻、家庭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严格遵照传统的宗教习俗。
正统犹太教女人结婚后要剃光头发,因为他们认为女人的秀发会勾引男人,所以她们通常戴假发或包头巾,也不能穿裤子,要穿过膝长裙,因为女人的美腿也会勾引男人。我想不通,女人把自己弄得丑,丈夫不是更容易出轨,而且半夜醒来看见个光头,也不好看。不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的犹太女人还是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
正统犹太家庭一般都会拼命生孩子,这一方面是妥拉的要求,一方面也是因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相比,实在是太少了。多数正统犹太女人不但努力生孩子还要工作养家,而他们的男人们只要在经学院学习,准备将来当拉比就好了,犹太女人们以老公是拉比为荣。在宗教机构就学的人还可以获得延缓征召的批准,一般犹太正统教人士会不停地延迟服役,直到超过服役年龄,但这种做法在以色列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
法利赛人
第二圣殿时期 (前536年–70年) ,犹太人分四大派别:法利赛人(Pharisees)、撒都该人(Sadducees)、爱色尼人(Essenes)和奋锐党(Zealots)。法利赛人为保持纯洁而与俗世保持距离,与撒都该人追求俗世的权力及物欲相对。到第二圣殿被毁以后,法利赛教派重新建立拉比犹太教,成为了日后传统犹太教的典范,今日犹太教所有教派的根本,保罗就是这派人的代表。
可是为什么这样一群人却遭到了耶稣无情的批判,称他们为毒蛇的子孙?这群人有学识,严格遵守上帝的法律要求,不偷不抢,经常斋戒。耶稣却曾这样骂他们:你们这班伪善的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要遭殃了!你们好像那粉刷了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全是死人的骨头和腐烂的东西。同样,外表看起来你们十分公正,内心却装满着虚伪和邪恶(马太福音23:27-28)。并且受此影响,Pharisee在英语就是伪君子的意思。
导游说这些人居住的地方,物价通常低一些,所以她会到那里购物。第一次去的时候,她找不到超市在哪。于是在大街上问一个黑帽男人,超市怎么走?黑帽男人用一只手摭脸,生怕看到女人,另一只手给导游画路线图。导游按着路线图走,可还是没找到。结果再次偶遇这个男人,这次是在小巷子里,周围没人。黑帽主动问是否还没找到,愿意带路,并且又是握手,又是要电话号码,还问能不能一起喝咖啡,完全判若两人。听到这个故事我一下子明白什么叫法利赛人了。
世俗犹太人
与正统犹太人相对应的就是世俗犹太人,占犹太人中的大多数。我们所知道的犹太人大部分是这些世俗犹太人。他们不严格遵守犹太教规,不介意与异教徒结婚,有的也吃猪肉,甚至支持无神论或反神论。其实对犹太教批判最彻底的,也是犹太人,马克思是反神论者,弗洛伊德是无神论者,爱因斯坦是非犹太教者。还有一些犹太人改信了基督教,这些人被称为弥赛亚基督徒。
2
阿拉伯公民
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约占该国总人口数的20%。大多数以色列人都在18岁时被征召从军,但阿拉伯裔公民则除外,以避免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开战时产生问题。虽然阿拉伯裔的公民不在征兵范围内,但他们也可以自愿从军。同样的政策也适用于非犹太裔的公民上,有些移民也会自愿加入以色列国防军。话虽如此,但几乎没有阿拉伯人会为以色列而战。
在耶路撒冷街边可以看到阿拉伯人对以色列的不满。下面这两张照片就在表明在他们眼里,以色列根本不存在。一张是阿拉伯人在自己家门口的箱子上画了一幅他心中的巴勒斯坦地区,里面没有以色列;另一张是阿拉伯人卖的T恤衫,上面画着用谷歌搜索以色列时(以色列还用的是小写字母), 谷歌提示说:你是在找巴勒斯坦吗?
↑
谷歌:你是在找巴勒斯坦吗?
↓
没有以色列的地图
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城区,许多人家的房子墙壁上都画着五颜六色的画,这不是随便画的,而是代表这家人已经去过麦加朝圣。
3
贝都因人
贝都因人是非常特殊的一个阿拉伯群体,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绝大多数处在水源、牧场公有的原始公社制阶段。他们住的是可以随时迁移的帐篷。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是贝都因人的个性特征。为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他们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也不肯过定居的城市生活。他们不承认部落传统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不承认任何政治制度。
现在的贝都因人大多生活在公路两旁的沙漠里,位于城镇与城镇间的三不管地带,没水没电,没学校没医院。他们用废弃木材搭建房子,勉强能遮风避雨(幸好这里是沙漠,炎热干旱,不然还有冻死的可能)。在贝都因人的传统中,没有血统的人是不能住在一起的,所以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家族。以色列不喜欢流着阿拉伯血统的贝都因人,将他们限制在自治区。但是游牧生活在如今早就不可能了,只能依靠畜牧为生。他们的孩子上课要在公路上搭顺风车,因此迟到是常有的事。
贝都因人拿着西岸的身份证,但巴勒斯坦不愿意接受他们。他们热爱自己的土地,当有人来侵占时,他们会用生命保卫,因此他们生活在以色列,就愿意与以色列一起保卫土地。并且他们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能通过骆驼的脚印判断出骆驼何时经过,承载了多重的物品。以色列国防军里也有自愿加入的贝都因人,但也因此,阿拉伯人认为贝都因人是叛徒。
4
德鲁兹人
德鲁兹人,阿拉伯人的一个分支,说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属什叶派中依斯马仪派的德鲁兹支派。德鲁兹人没有自己独立的国家,主要生活在黎巴嫩、叙利亚等国,以色列占领的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后,他们仍旧生活在那里。他们不愿加入以色列籍,仍旧盼望戈兰高地回归,但是德鲁兹人有一个特殊的宗教原则——忠于所在国家。因此,以色列的国防军中也有他们的身影,并且出身德鲁兹派的军人,都在军队中发挥着超乎其人口比例的作用。他们的整体军事素养也要高于其他族群。正是由于他们如此优秀以及极高的忠诚度,以色列国防部在2013年第一次任命阿拉伯人(德鲁兹人加桑·埃利安)为第一王牌旅(戈兰尼旅Golani Brigade)的旅长。要知道以色列的敌军就是阿拉伯人,若无绝对的忠诚,以色列怎么敢让阿拉伯人参军,何况是委以重任!
戈兰高地上卖蜂蜜的德鲁兹人
-------------- TRIPOLERS --------------
极之美·环球精选 | 极地和轻探险旅行专家
2016.11 加拿大观熊·寻找北极熊中的战斗熊
2016.11 南极点帝企鹅远征之旅
2016.12 独一无二·飞·南极
2016.12 独一无二·飞·南极经典之旅
2017.01 重访沙克尔顿之路
2017.01 优质时间·秘境双姝
2017.01 回到南极—商业进化论之问道南极
2017.02 历久弥新以色列
2017.06 北纬九十度·世界之巅破冰之旅
2017.07 北纬九十度·世界之巅破冰之旅
-------------- TRIPOLERS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