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银行柜台办业务要等那么久?
2016年12月,新华社发了一条题为“排队最长竟达213分钟,银行柜台办理业务为何这么难?”的消息,既激起了群众的吐槽,也引发了很多银行员工的不满,毕竟有很多业务其实压根也不需要到柜台办理,而且有些柜员对类似“窗口数量少”这种事情压根也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担客户排队等候过程积累的负能量。
▲2016年新华社对银行排队时间长的报道
不止报道中涉及的银行,其实很多银行经常会遇到客户在厅堂内“咆哮”的情况,根据中国质量协会2016年银行业客户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在客户所有不满意的项目中,营业厅等候时间过长占比将近一半。
长期以来,排队人数多、等待时间长、服务窗口不够,是很多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遇到的难题。似乎只要客户到营业厅办理业务,就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等”已经成为很多银行厅堂的常态化现象。
1.等候时间多久会引发不满
既然客户对网点厅堂等候如此不满,那么现实中客户到底等了多久呢?我们在A银行营业网点随机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等候10分钟以上的客户占比达到63.85%,等候20分钟以上的客户占比为38.77%,等候30分钟以上的客户占比为13%。
也就是说,客户来到银行办理业务,大多都需要等待10分钟以上。然而,客户对于等待时间的承受范围,却并不“宽容”。
65.39%的客户认为等待时间在10分钟以下是可以接受的,等候10分钟以上可接受的比例只有34.61%,等待30分钟以上的可接受度为零。
可见,客户目前在厅堂办理业务所耗时间,或者说客户在厅堂享受到的服务效率完全不能满足其心理预期。
2.六大问题浪费客户时间
我们通过对A银行2016年的柜面业务总量分析,发现A银行其中31种可分流业务,占到柜面交易总量的53.80%(可分流率)。也就是说,在柜台已办理的业务中,实质上有53.8%的业务,是不用在柜台办理的。
由此可见,尽管过去几年,银行业在渠道整合和自助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可分流业务在柜面的业务占比仍然较高,客户还是习惯在柜面办理业务。
我们从A银行的网点了解到,客户等待时间长主要有以下这6个原因:(以下只做简单概括,具体请翻阅《零售银行》8月刊)
1.金融需求增长加大厅堂压力
2.银行本身业务流程待优化
3.厅堂设计布局不合理
4.厅堂人员管理不到位
5.客户分流机具使用率低
6.考核政策不匹配
因此,针对这6大问题,从银行本身的角度出发,要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具体可以从以下这6个方向入手——
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操作流程
加强网点建设改造,科学布局厅堂
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分流率
加强网点机具管理,提高使用率
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
强化个性化服务,营造良好等候环境
3.互相配合,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等待
其实很多桂圆在执行柜面任务的过程中,并非自己速度太慢或者营销过多(现实也不允许),相反 ,反而很多时候是客户自己的不配合浪费了大量时间,比如证件带不齐反倒刁难柜员,或者是不按客户经理的指示不抽号乱插队,还有是密码忘记多次导致同样的业务多次办理的情况.......花在解决这些情况的时间,远比办好一笔正常的业务要多得多。
另外,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的普及,年轻人多半在网上完成业务,现在到网点办理业务的人群也出现“老龄化”的迹象(尤其是农村地区),面对行动本就迟缓、对数字和业务程序迟钝的老年人,很多时候根本没法“快”起来,只能是行员耐心地一步步完成业务。
最后再问大家几个小问题,你们平常都办什么业务,才会跑去银行排队?一般排多久?排过哪家银行体验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