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家航空公司?多少座机场?
中国航空公司与机场现状解析
航空公司概况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2家航空公司,涵盖客运、货运及混营模式。
这些航空公司多隶属于不同集团,其中以“南航”“东航”“国航”三大国有航空为首。此外,海航、川航、深航、厦航、山航、上航、藏航、邮政等基本为国有资产控股。海航以其卓越的资本运作能力,在民航领域表现突出,与地方政府合作创办了首都、祥鹏、西部、金鹏、北部湾、福州、长安、桂林、乌鲁木齐、大新华等多家航空公司。
国有三大航还间接控股部分航空公司,如联合航空(上航)、河北航空(厦航)、重庆航空(南航)、江西航空(南航)、大连航空、内蒙古航空和北京航空由国航直接控制。
成都航空和幸福航空因运营国产飞机(ARJ21和MA60),隶属于“中航工业”,形成了“自产自用”模式。九元航空是吉祥航空的子公司,“国航货运”归属国航,“中航货运”归属东航。
在52家公司中,天津货运和北京航空于2018年新成立,但天津货运主资方为海南航空,北京航空挂靠在国航下运营。由于“中航货运”清盘停业,实际运营航空公司数量为51家。
龙江航空自开业以来面临倒闭风险,而红土航空获同程网投资后已重振发展。
此外,港澳台地区还有14家航空公司。
机场分布与建设
中国目前拥有超过600座机场,包括军用、民用和通用机场。核心城市的机场密度较高,例如北京有11座机场。
黑龙江是中国机场最多的省份,约有60座机场,主要得益于国有农垦事业的发展和平原地带农场通用机场的普及。
截至2019年2月22日,中国大陆正在运营的民航机场数量为235座,包括特殊用途机场;港澳台地区则有17座民航机场。
内蒙古和贵州两省实现了“机场市市通”,部分地区甚至拥有两座或三座机场,如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和阿拉善盟、青海的海西自治州等。
中国的机场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解放前遗留的民国时期和侵华日军修建的机场,建国后经扩建沿用;二是建国后以国防为目的修建的机场逐渐转为民用;三是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旅游机场及大城市迁建机场。
目前中国机场建设速度迅猛,2019年将有多座机场竣工投用,如北京新机场、青岛新机场等。
对于大城市而言,机场是一项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收入来源包括机场建设费、商铺租金、起降费等。然而,小机场则通常依赖政府补贴维持运营。